近年来,保全担保财产已成为商界和民事诉讼中必不可少的手段。据统计,我国在2019年的执行案件中,涉及担保物总价值高达1.2万亿元人民币。为了更好地理解保全担保财产及其作用,现将其相关内容介绍如下。
首先,保全担保财产是指在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可能遭受侵害时,为保护该权益而对担保财产采取的保全措施。其目的在于确保担保物不受侵害或毁损,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。
其次,保全担保财产通常包括查封、冻结、扣押、公示、拍卖等措施。其中,查封是一种最常见的保全措施,指对被查封财产的所有权,停止转让、抵押、担保等一切处分行为。冻结是指暂时冻结被冻结财产上的权利,以防止债务人再次处分财产。扣押指将担保财产保管起来,以确保相关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障。公示是为了防止他人恶意侵害或挪用该财产,从而让人们知道该财产已经被保全。拍卖是一种最后的手段,无法通过其他措施进行保全时,则通过拍卖担保物来实现保全目的。
最后,保全担保财产在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。在民事诉讼中,当被告方存在逃避债务、转移财产等情况时,保全担保财产可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。而在商业交易中,如果商家之间存在纠纷时,也可采取保全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利益。此外,保全担保财产还可以起到震慑作用,使妄图侵犯担保物财产权的人知道自己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总之,保全担保财产是保障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手段,在执行程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各类企业和商家应该对保全措施有着清晰的了解,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行动,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。